
分享
2025-11-13学院新闻
在信息工程管理学院
有这样一位“实战派”学子
课堂中,他潜心求知
赛场上,他扛起镜头
从国际赛事转播
到地方活动记录
他以技术保障现场
用镜头讲述故事
他叫杜坤
来自2022级网络与新媒体3班
一名在“产教融合”中茁壮成长的
青年传媒人
今天
让我们走进他的故事
感受实践如何点亮青春梦想

从课堂到赛场
以专业能力服务大型赛事
1、成都世运会:转播助理的“多面手”历练
在成都世运会期间,杜坤担任本地联络员,协助广西电视台的转播团队完成室外拔河与无人机竞速两个项目的转播任务。从前期勘察场地、搭建机位、调试设备,到赛中保障信号稳定、应对突发天气,再到赛后整理素材、拆卸设备,他全程参与,展现出扎实的技术功底与高效的执行能力。
杜坤回忆道:“拔河项目要突出力量感与团队协作,无人机竞速则要兼顾速度与画面流畅。”在工作中,他不仅协助技术人员确认特写机位角度,确保捕捉运动员的精彩瞬间,还参与协调无人机飞行空域,避免信号干扰,保障了直播画面的高质量输出。



2、全国游泳锦标赛:摄像岗位的精准把控
在2025年全国游泳锦标赛中,杜坤担任现场摄像,主要负责泳池边机位的拍摄任务。他需要全程追踪运动员的游泳姿态,既要保持画面稳定,又要精准捕捉选手转身、冲刺等关键动作。为了拍出最佳效果,他提前研究了游泳比赛的节奏特点,预判运动员可能出现的精彩瞬间。
通过这次赛事历练,杜坤对体育摄影有了更深理解:"游泳比赛拍摄最难的是预判和跟踪,必须全神贯注,稍纵即逝的精彩瞬间永远不会重来。"这次经历让他的镜头语言更加娴熟,对大型赛事转播的画面节奏把控也愈发成熟。


3、山东村BA:技术与摄像的双重担当
在火热出圈的山东“村BA”篮球赛中,杜坤同时承担技术与摄像双重职责。他不仅要快速完成多机位信号的调试与切换,确保直播流畅; 更要手持摄像机穿梭在热情的观众之间,捕捉球员们的拼搏瞬间和场边极具乡土特色的热烈氛围。从专业设备调试到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场拍摄,他全程参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这次“接地气”的实战让他深刻体会到,最鲜活的中国故事源自基层,也锻炼了他在复杂环境下保障内容生产的综合素养与应变能力。




4、贵州茅台丰收高粱节:技术支持的锤炼
在贵州茅台丰收高粱节活动中,杜坤担任技术助理与摄影助理,协助导播老师搭建设备、测试信号,更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工作,他在实践中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场操作深度融合,确保了活动录制的顺利进行。
通过这次经历,他系统了解了户外活动从筹备、搭建到执行的全流程, 积累了宝贵的现场实战经验,完成了从课堂知识到一线应用的成功跨越。



5、川超联赛:技能在历练中闪光
在川超联赛拍摄中,杜坤协助当地融媒体中心完成设备搭建与调试,并担任现场摄像。他精准捕捉球员突破、射门等关键瞬间,为直播提供了丰富优质的画面素材。
通过这次实践,他不仅提升了专业技术能力,更深入了解了体育赛事转播的全流程,展现了扎实的业务素养。


师生眼中的杜坤:
专业、踏实、有担当
网络与新媒体教研室主任 雷月:
杜坤这孩子,在班上就显露出做传媒的料。镜头感好,手上功夫也扎实,很会用画面讲故事。每次做课程项目,他都主动挑技术担子,设备玩得转,镜头用得准。更难得的是,他能把课堂上学的东西活学活用,带着小组同学拍出了不少好作品。能把知识真正用出来,这正是我们提倡的“产教融合”想要达到的效果。
网络与新媒体专职教师 曾艳艳:
杜坤是个“干得多、说得少”的人。沉默寡言、埋头苦干只是他的表象,他其实比同龄人更成熟。他知道大学的课堂不止在教室,更在广阔的天地。他清楚自己想干啥、擅长啥,所以总能抓住机会,边干边学,稳步成长。他不张扬不喧哗,默默努力、悄悄拔尖, 然后惊艳了所有人。
杜坤的辅导员 杨凯:
杜坤同学在大学期间,积极参与学校各类比赛活动的拍摄工作,如校体育运动会,五四晚会,双选会等。同时他利于课余时间,外出参与实践项目的锻炼,他的经历正在影响更多同学走出课堂,用实际行动去检验和运用知识。
室友评价:
杜坤是我们宿舍的“技术大神”,能力没得说。除了上课,他基本都在外面实践,整天在各个拍摄现场摸爬滚打。工作上遇到难题,他从不抱怨,总能想办法解决。他经常外出拍摄,回来还得熬夜剪辑素材。暑假那会儿,他跑了好几个省做直播,朋友圈里全是工作照。虽然我们总笑他“忙活一个夏天,晒成了黑炭”,但大家都打心眼里佩服他的认真和坚持。
成长心得:
在实战中锤炼
在协作中升华
回顾这段跨越多项赛事的实践经历,杜坤深有感触:“正是学院‘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让我在面对设备调试、流程对接与突发状况时从容不迫,也让我课堂所学的新媒体技术在实践中得到了真实检验。”
他特别提到:“课堂中的小组协作与项目制学习,锻炼了我与裁判、技术团队和运动员高效沟通的能力,这种跨部门协作意识,已成为我终身受益的财富。”
“体育精神也深深感染着我,”杜坤说,“选手们的坚持与专注,让我看到幕后工作的价值。未来我愿以专业能力与职业热情,继续传递体育的力量,做一名不负时代的青年媒体人。”

杜坤同学
以专业为笔,热忱为墨
在实践的舞台上
写下青春的答案
他的成长轨迹
正是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生动注解
我们坚持产教融合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现场
在真实项目中锤炼真本领
愿更多同学以他为榜样
投身实践,敢于挑战
在服务中成长
在奋斗中闪光
成为有担当、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未来
学院将持续搭建平台
铺就每一位学子的出彩之路
让实践照亮梦想
让青春不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