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2025-10-30学院新闻
为深入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10月29日,信息工程管理学院在躬行楼A3217成功举办2025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决赛。学院院长何明星、党委书记杨婷、副院长周旭东及学院专职教师共同参加,比赛由周旭东主持。


何明星在开赛前强调,本次大赛旨在激发教师教学创新活力,提升课堂教学效能,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同时挖掘并推广优秀教学典型案例。他指出,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教师应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借助项目式学习、混合式教学等创新模式,增强课堂活力,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持续动力。

比赛环节中,八组参赛队伍依次进行教学设计创新汇报,并接受评委的现场提问与专业点评,充分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功底与鲜明的创新理念。
第一组丁莉团队聚焦《电子商务运营策划》课程,以“实战化、本土化、职业化”为核心,将电商运营理论转化为可落地的商业实践项目,实现教学成果与学生就业、区域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第二组邓姝杨团队带来《数字媒体技术》课程设计,以斯坦福设计思维为核心破解教学痛点,构建了可复制的教学方法论。

第三组侯犇团队以“智创融媒、学赛共进”为主题,紧扣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需求,搭建“目标-特色-路径-生长”完整教学体系。

第四组岳鑫蕊团队围绕《物流系统仿真创新》课程,创新采用“三段六环”混合教学模式,深度融合仿真软件、线上学习平台与智慧物流实验室资源。

第五组李明月团队聚焦《影视特效制作》课程,以国家“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为背景,着力培养学生新媒体应用能力。

第六组廖海桥团队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一招三式”教学设计,通过激发学习意愿、强化参与感、打通知识与应用壁垒,实现学生综合能力进阶。

第七组樊艳萍团队针对《数据分析应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摒弃“课后作业+课堂考勤+纸质作业”的传统评价方式,优化配套教学模式。

第八组邓峻鹏团队基于ARCS动机模型,完成《视频策划与拍摄》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将教学流程拆解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实现“激发兴趣、强化反馈、成果落地”的闭环设计。

在评委点评环节,评委们充分肯定了各参赛团队的教学创新思路,并围绕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与育人实效提出了专业建议。点评聚焦于项目式教学的评价机制完善、人工智能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学习成果的可测化设计、学生作品的价值转化、教学资源的系统构建,以及课程思政的具象化融入等维度,为教师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育人实效指明了改进方向。







经过激烈角逐,大赛最终评选出以下奖项:
一等奖
第二组:邓姝杨、刘潇微、秦义华、肖蕴

二等奖
第一组:丁莉、祝婷婷、张艺珂、何蓉
第六组:廖海桥、周旭东、朱东、张新瀛
第七组:樊艳萍、刘敬成、胥智健、赵春丽

三等奖
第三组:侯犇、雷月、陈悦、陶硕
第四组:岳鑫蕊、李建萍、兰颖、龚蜀宇
第五组:李明月、肖渝梅、王睿、尹婷
第八组:邓峻鹏、杨可欣、雷月、曾乐

本次大赛全面贯彻“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宗旨,为全院教师搭建了展示教学风采、交流创新经验的平台,有效激发了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法的积极性,进一步营造了重视教学、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
未来,信息工程管理学院将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开展高质量教学竞赛,推动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