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5-07-12学院新闻
7月11日下午3点,3108教室的背景屏上的党徽格外醒目。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信息工程管理学院的师生代表齐聚于此,一场以“思政铸魂・数智赋能”为主题的党建业务双融合联建共同体签约授牌仪式让两个学院在党旗指引下血脉相融。
授牌仪式现场
“党的理论优势要成为学科建设的‘催化剂’。”主持人话音刚落,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聪便走上台,用5分钟时间阐述了共建的核心逻辑——不是简单的合作叠加,而是要让党建引领与业务发展形成“双向赋能”的生态。台下,信管学院的人工智能骨干老师频频点头,他们已开始畅想用技术激活思政教育的更多可能。
李聪发言
签约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赵远鹏、信息工程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杨婷在电子屏上落笔,屏幕上的协议文字随笔触渐显,随后打印机“沙沙”吐出纸质版 ——这场提前测试过的“智能签约”,恰是“数智赋能”主题的生动注脚。当党委工作部部长张先梅将联建共同体的铭牌授予到两院书记手里时,“思政铸魂・数智赋能”八个字与背景屏交相辉映,全场齐声倒数“3-2-1”,快门声定格下这个跨越文理的合作起点。
签约现场
“看,这是我们的共建蓝图。”信息工程管理学院院长何明星的PPT演示里,“银杏思政数字人”“跨学科课程表” 等关键词旁画着箭头。他强调道,未来学生既能在AI课堂上与“数字老师”讨论思政课,也能在实践基地用大数据分析红色教育和志愿服务。
何明星讲话
两名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和四名学生代表随后举起右拳,那句“以信仰之光点亮数智未来”的誓言,让在场青年教师眼中泛起共鸣的光。
代表宣誓
据了解,这份被郑重签署的协议,勾勒出清晰的共建路径:从联合开发“思政 + 信息技术”特色课程,到共建红色实践基地;从指导“全国大学生领航计划”竞赛,到开设考研辅导专班,2025年9月起,一系列具体举措将让“理论共学、资源共用、人才共育”的蓝图逐步落地。正如信管学院学生代表所说:“以后我们的代码里,也能写进信仰的温度。”
仪式尾声的合影中,马院的思政课教师与信管学院的技术骨干并肩而立。联合共建,新程已启,这场传递强决心的仪式,正为后续两年的深度融合积蓄着势能。
合影留念